大妈抢公交方向盘,学宪法讲宪法观后感,嫁colle
近年来,随着一批“超级工程”竣工,中国被众多国内外网友惊叹为“基建狂魔”。
其中,高铁建设更被视为中国基建重要成果之一,堪称“国家名片”。
而相比之下,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却在高铁建设领域推进缓慢,甚至屡屡被本国媒体和网友诟病。
但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,国内社交媒体上却有人提出一个奇怪论调,声称“中国高铁发达恰恰表明了落后”。还有人跟风附和,借机“尬吹”美国。
不过,这些人随后就被热心网友“教育”了……
有人尬吹美国“空中高铁”,网友“现身说法”
“美利坚没有高铁,美利坚的高铁在天上。”
11月29日出现在微博上的这句话,引发了人们对中美两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新一轮讨论。
这条微博贴出一张图,显示感恩节当天美国上空飞机密密麻麻,并由此开始展示所谓“空中高铁”的种种好处。
比如宣称“空中高铁”可以几十层叠加、不占土地,空气阻力比铁轨小,更省能源等。
“美国有机场20000多个,中国机场仅仅有250多个,并且美国的机票价格比美国火车卧铺票的价格便宜一倍。”发布者说。
▲发布者微博截图
各种“触目惊心”的对比后,发布者给出了结论:中国高铁的发达恰恰说明了落后。
这一匪夷所思的结论令众多网友困惑不已,纷纷开始指正上述那段话中出现的大量谬误。
首先就是关于美国机场数量的错误。有网友援引专业航空网站的数据指出,截至2016年,美国机场总量的确有19700个,但仅有503个机场提供商业飞行服务;还有网友表示,用航空煤油的飞机不见得比用电的高铁环保;而“几十层叠加”,似乎也不大现实……
也有在美国的网友“现身说法”,表示如果有的选,还是希望坐高铁。
“恰恰是高铁缩短了中美基建领域差距”
正如网友们所说,中美两国民众对于交通方式的选择与各自国情相关,如果强行对比,很容易出现“尬聊”的情况。
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表示,高铁在中国是非常高效的运输方式,而美国的短途国内航线特别多,这是由国家人口量级和交通特性不同造成的,想要以此来说明谁先进、谁落后,本身没有意义。
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,美国媒体在“吐槽”本国机场时,往往也拿中国来举例。
2015年4月,美国《纽约时报》网站曾刊文指出,许多美国机场情况今不如昔,乘客对美国的民航服务“很有意见”。
“拜登(时任美国副总统)曾将纽约拉瓜迪亚机场称作是‘第三世界机场’,但这一类比简直是侮辱了中国、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许多机场的豪华航站楼。”文章说。
美国总统特朗普在2016年大选期间也曾抨击美国机场犹如“第三世界”,铁路状况比不上中国高铁等。果真如此吗?
新华社驻华盛顿分社记者徐剑梅告诉小锐,虽然中国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突飞猛进,但整体来看,美国基建的“底子”还是好于中国。
她说,美国的基础设施,特别是公共交通系统,很多都比中国陈旧,但基础设施状况不能只评估新旧,更不能光拿自己的“高帅美”比较对方的“矮锉丑”。
例如纽约和芝加哥地铁系统全年无休,24小时营运,目前中国还没有一座城市地铁能够做到;美国铁路货运系统仍然号称世界第一,全年运送货物在美国货运中占比近40%,超过任何其他国家;2016年世界最繁忙的前50家机场中,中国9座,美国16座。
这些数字无疑说明了美国基建的雄厚实力,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于2018年初发布的2017-2018年度全球竞争力指数报告显示,美国在基础设施竞争力评估中名列世界第9,中国大陆则名列第46。2019年发布的报告中,美国名列第13,中国大陆名列第36。
本站所有文章均来自搜索引擎和其他站点公开内容,如有侵权或表述不当,请联系并标明身份和情况后立即删除。
本文地址:
http://www.aud2.com/aozhoufangchan/39774.html
本文标签:美国 中国 高铁 机场 基建
下一篇:读一读美国众议院前议长这些排比句
上一篇:美国城市的“权力游戏”
美国极右翼人士班农日前在《华盛顿邮报》上发文,极力诋毁中国,煽动美国与中国对抗。他宣扬中共的目标是
7年前,我正式移民澳大利亚,目前在一家中资企业做一名小职员。 在移民澳大利亚之前,我在上海一家上市公
新华社法国尼斯7月6日电(记者岳东兴 马邦杰)虽然对方主帅内维尔认为铜牌争夺战毫无意义,但瑞典队主教
【MBA中国网讯】7月7日至11日,应哈德斯菲尔德大学校长鲍勃?克莱恩邀请,曲景平校长率团访问英国,签署华
中新网7月15日 据路透社报道,因国民负债多、支出减少,澳大利亚经济未来两年的增长率可能持续低于趋势水
在7月14日结束的2019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澳大利亚公开赛上,国乒老将新秀均有精彩表现。尤其是在单打赛场
【环球时报驻新加坡特约记者孔姿】针对新加坡《海峡时报》18日引述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近日发表的一份报告
阿里巴巴、京东、百度、新浪、中国生物、世纪互联、中国信息等很多中国企业,都是在美国上的市,其他国家
从1951年开始,美国就一直试图以岛链封锁中国,但是中国并没有屈服,从1968年开始,中国就不断有潜艇,作
人民网悉尼10月31日电 据《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》报道,研究机构“学习与教育质量指标”(QILT)近期发布